安平絲網產業還有待提高
發布時間:2013-06-09 09:51:58 更新時間: 2022年2月9日點擊:103
我們安平有數不清的工廠,這些技術落後、產品雷同、管理松懈的家族式工廠,這些工廠技術低、效益差、唯一的優勢就是喫苦耐勞、工人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住着簡陋的房子,過着比較低級的生活,得不到基本的社會保障,如果以小時計算報酬,他們是全世界工資比較低的。一些計件取酬的工廠,工人的勞動時間平均長達12小時以上,不被老板逼着不肯休息。他們一聲不吭、默默地、不停地每天勞作10個小時,沒有人督促他們、也沒有人直接管理他們,只因爲他們比其他工廠收入高一點點,他們就十分珍惜。在國外,即使在落後的緬甸,要工人加班都很困難,他們會提出很多要求。在菲律賓,這樣的苦活他們是不會幹的,而且菲律賓人幹一個月後休息一個月,等把上一個月的工資花的幹幹淨淨後再去幹活。在印尼,這樣的工作根本沒人去幹。所以我認爲,喫苦耐勞的安平人用血汗支撐着,這些工廠在世界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生存的,工廠沒有熟練的產業工人,很難以達到世界工廠標 準。
在安平,大批勞動大軍等待着就業機會,但真正懂技術的 熟練工十分稀少,這是由於大部分工廠沒有長期計劃、缺乏技術支撐造成到了大量來自農村的工人們今年在這家工廠、明年在那家工廠,今年做護欄網、明年做鋼板網,產業人員流動性極大,沒有有效的組織管理,沒有基本的崗位培訓。同時由於工廠也缺乏長遠計劃,這就造成了絕大部分工人難以在一個技術工種上從事較長時間的,產業技能就無從提高。在技術開發上不佔優勢,精湛的技術不是短期培訓能達到的,技術在高等的院校是教育不出來的,而是多年磨練出來。安平人靈巧的手,我們曾造出美妙絕倫的絲網制品,但安平工廠的就業模式沒有給他們磨練雙手的舞臺,安平工廠像流沙一樣今年在這明年在哪流動
他們難以達到技術熟練所需的條件。
安平工廠大都規模小,制造相同產品的工廠比比皆是,如果以國際標準來衡量,這些工廠只能算作坊,達不到產業化的標準,企業無多餘資金進行技術開發,也無多餘資金供養一只技術開發隊伍。同時由於勞動力成本低,企業也無意引進更先進的技術設備。在安平,從事不鏽鋼網、電焊網、六角網、軋花網、鋼格柵板等,低技術生產的企業數不勝數,但沒有一個享譽國家的品牌,更沒有一個享譽國際的品牌,從事絲網的工廠滿目皆是,沒有一家達到起碼的規模化生產標準。以低技術爲主體的工廠難以達到先進工廠的標準,享譽世界的企業基本有產品自主開發能力,能形成科研、生產、銷售、服務一條龍,而大部分安平工廠基本上是仿制或爲別人代理生產,利潤比較高的部分掌握在別人手中,安平的科研體系與生產體系基本處於脫節狀態,產品開發能力低,基本以仿制爲主 ,自主開發的產品極少極少,效益低下的管理方式難以達到先進工廠的標準。企業生產越是進步、對管理的要求越是嚴格,這是安平比較缺乏的。在安平比較缺乏的不是生產能力,而是成套先進設備。生產的組織管理能力,成套設備不同於規模生產的產品,一套生產流水線設備幾年也許只能買一套,要想產生利潤,就必須把各相關材料、廠家、規格、標準等各種復雜因素進行綜合組織、想裝配鍾表一樣進行精確裝配,一個環節的管理錯亂就會造成成本增加、性能降低、而安平還缺乏這樣精確的組織管理能力,效率低下的企業的管理層基本上是官員是的管理方式,規模較小的工廠沒有這樣鍛煉的機會,我想,如果把空中客車飛機的生產放在安平、由安平人來管理的話,那摩造價會高的很。以我個人觀點看,安平不缺管理者而是缺乏對管理者進行科學的選拔標準,大量無能、人格低下、好鑽空子、工於心計的無能之輩站着高薪管理者的位置,堵塞了優秀管理人員的發展空間。
安平有世界上任何地方無可比擬的醉能喫苦耐勞的人民,但缺乏技術熟練的產業工人;有世界比較多的工廠,但沒有一家世界級規模的企業;能造成種類齊全的產品,但技術先進並自主開發的產品很少;有龐大的生產力,但難以造出技術先進的絲網產品安平離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安平只能是一個初級產品加工基地,難以達到世界工廠的標準